电厂燃煤掺配优缺点对比
一、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厂面临着煤炭资源供应多样化、成本控制以及环保要求提升等诸多挑战。燃煤掺配作为一种有效应对手段,在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指将不同煤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满足锅炉燃烧和发电生产的需求。然而,这一技术在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电厂燃煤掺配的优点
(一)成本控制
1. 充分利用低价煤:市场上煤炭价格因煤种、产地、品质等因素差异较大。通过掺配,电厂可选用价格较低但某些指标稍差的煤种,与优质煤混合。如一些褐煤价格低于烟煤,虽热值低,但与高热值烟煤掺配,既能满足锅炉对热值基本要求,又能降低燃料成本。
2. 减少优质煤依赖:优质煤资源有限且价格高。长期依赖会使电厂燃料成本居高不下。掺配技术可降低对优质煤依赖,拓宽燃料采购渠道,增强电厂在煤炭市场议价能力,进一步节约成本。
(二)提高燃烧效率
1. 优化煤质特性:不同煤种具有不同挥发分、灰分、水分等特性。合理掺配可使混合煤质接近锅炉设计煤种,改善燃烧性能。高挥发分煤与低挥发分煤掺配,能使混合煤在炉膛内着火更稳定,提高燃烧效率。
2. 降低结渣和积灰风险:某些煤种单独燃烧易导致炉膛结渣或受热面积灰,影响传热和锅炉安全运行。通过掺配调整煤中矿物质成分和含量,改变灰熔点等特性,降低结渣和积灰可能性,维持锅炉良好运行状态,保证燃烧效率。
(三)环保效益
1. 降低污染物排放:部分高硫煤经与低硫煤掺配后,混合煤硫分降低,燃烧时二氧化硫排放减少。同时,合理掺配使燃烧更充分,减少不完全燃烧产物如一氧化碳排放,降低对大气环境污染。
2. 满足环保标准: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电厂需满足更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掺配可作为一种灵活手段,帮助电厂在不进行大规模设备改造前提下,通过调整煤种掺配比例,满足环保要求,避免因超标排放产生高额罚款。
三、电厂燃煤掺配的缺点
(一)煤质波动风险
1. 供应稳定性影响:不同煤种来源广泛,供应稳定性存在差异。若某一煤种供应中断或质量发生较大变化,会导致混合煤质波动。煤矿开采条件变化可能使所供煤发热量、灰分大幅改变,影响电厂正常生产。
2. 掺配比例控制难度:精确控制掺配比例是保证混合煤质稳定关键。实际操作中,受设备精度、人为因素等影响,可能出现掺配比例偏差。给料设备故障或计量不准确,会使混合煤质与预期不符,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二)设备磨损与维护成本增加
1. 对输煤系统磨损:不同煤种硬度、粒度等物理性质不同。掺配煤中若含有硬度较大煤种,会加剧输煤皮带、给煤机、磨煤机等设备磨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设备维修频率和更换零部件成本。
2. 对锅炉受热面影响:混合煤质变化可能导致炉膛内燃烧温度场、热流密度分布改变,使受热面承受热负荷不均。局部过热可能使受热面管材损坏,增加爆管风险,提高锅炉维护成本和检修难度。
(三)技术管理要求高
1. 煤质分析与掺配方案制定:为实现科学合理掺配,需对各煤种进行全面煤质分析,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测定等。根据分析结果和锅炉特性制定掺配方案,要求电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若方案不合理,不仅无法发挥掺配优势,还可能引发各种问题。
2. 运行监控与调整难度:掺配煤燃烧过程中,需实时监控锅炉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氧量等,并根据煤质变化及时调整燃烧工况。这对运行人员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要求高,增加了运行管理难度。
四、结论
电厂燃煤掺配技术在成本控制、燃烧效率提升和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帮助电厂应对煤炭市场变化和环保要求。然而,其带来的煤质波动风险、设备磨损及维护成本增加以及技术管理要求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电厂在应用燃煤掺配技术时,需充分权衡利弊,加强煤质管理、优化掺配工艺、提升设备维护水平和人员技术能力,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降低负面影响,实现电厂安全、经济、环保运行。
上一篇:锅炉基础知识:锅炉的分类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