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如何理解或运用“途径-目标”这一管理理论?
综合管理部:
途径-目标理论要求领导风格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条合适的途径,让公司的员工能够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进而让成员得到工作的绩效满足感和工作成绩。
他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绩效。也就是结果导向,找到员工的需求,根据员工的需求特征调整领导行为,最终为绩效负责,这个途径就是好的途径。
最关键的就是选择的途径和员工需求以及承担的任务特征保持一致。明白员工想要什么。员工想要苹果,一个或者几个就够了,你偏要给他一车香蕉,还说“我都把一车香蕉给你了,你还不满意?” 这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没有明确员工的需求和他承担的任务特征。
如今80后90后也是职场的主力军,书里也具体讲了80后的特质,而90后更加向往自由和个体意识明显,不能用刻板的管理方式来,会造成他们的反感,提高公司的文化氛围、节日氛围、生日关怀,更加注重他们个人,才能与他们建立沟通。
生产部:
领导者的职能是以能激励管理者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使管理者得到应有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就在于改善下级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级达到目标。为此要向管理者讲清工作任务,承诺管理者对奖励的要求,奖励有效符合实际,支持管理者为实现目标所作的努力,为其在完成任务扫清障碍,加强管理者获得个人满意感的机会等。领导者的这种作用越大,对管理者的激励程度越高,就越能帮助管理者达到目标。
途径—目标理论是一种领导权变理论,注重对于下属的行为和目标之间关系的影响。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下属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领导者的行为如果想要被下属接受,就必须能够为员工提供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既有关于现在的,又有关于未来的。
市场部:
因为员工需求特征逐渐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员工的需求特征。
如果员工的工作风格和态度无法改变,那尝试找到合适的途径,识别员工的个人目标,知道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了解他们的能力,并指导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途径,使他们得到工作绩效和满足感。通过促进努力和绩效、以及绩效和报酬之间的联系,来满足成员需求。选择的途径要和员工需求和承担的任务特征匹配。
研发部:
目标管理应用和理解很简单,把任务下下去,制定合理完成时间,如果按时报正质量完成,这样这名员工就是合格的优秀的。通过多次做事,必然会筛选出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对于优秀员工只需要发布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不要过分干预,只需要追结果即可。对于普通员工既要目标时间管理,又要追加过程监督,如果在此过程中他遇到问题,协助他解决掉,最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销售部:
途径-目标理论简单理解为选择适合的路径和方法来促使目标的实现,满足员工的需求。一个领导的领导行为基本是固定的,员工需要适应领导的领导方式,当确定了领导行为后,要分析员工的需求,如何激发员工的斗志?如何圆满的完成目标?假如我是一个领导者,我的行为偏向于指导型和参与型两种方式,首先要了解下属是哪种类型的工作方法,有些下属是听话型的,让他干啥他干啥,有些是喜欢谏言的,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了下属的工作类型,那就结合你是领导的层面去选择路径和设定目标,完成目标后让下属能得到什么,然后满足他的需求。所以呢,要求领导者首先要专业,能有指导的本领,遇到问题时我们商议,听取建议、参与决策,一方面教会了工作,一方面还参与了管理,人都会为自己的决策正确存在自豪感和优越感,所以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就比较顺畅,提高了绩效。
财务部:
任何一项工作的安排都要事先考虑其完成的途径,完成目标的途径有几条。我在财务部安排工作我会明白表达清楚我想要的结果目标是什么,从哪方面着手,通过什么途径去完成,应该注意什么,这是我安排工作的基本思路。
上一篇:如何看待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下一篇:学以致用:管理场景模拟